高考之于人生的意義是什么?想必問一千個人就有一千個答案。
每年6月,與高考熱度一同進入人們視線還有一個名字“梁實”。56歲的他,今年第27次向高考發起沖鋒。網友們喜歡給他起一些外號——“現代版范進”“中國第一鐵腦殼”“高考最牛釘子戶”等。
被嘲笑的背后,他身上還有一重成功的標簽:早在上世紀90年代他曾年賺百萬,成為最早一批開上私家車的商人。
兩重身份,人生腳本自帶戲劇屬性,這使得他一直被圍觀、質疑和不解。對此,他很納悶,他覺得“上大學”是他的追求,就像有人追求吃好喝好一樣……
“他人笑我太瘋癲,我笑他人看不穿。”也許,明代唐寅《桃花庵歌》里的這句詩,可以解釋圍觀者與梁實之間難以共鳴的意識差。
梁實在茶館備考
有好二本也可以考慮
5月的最后一天,距離高考還有整整一個星期,記者通過梁實的視頻號私信留言,詢問是否可以聊聊他的高考故事。一天后的下午4點多鐘,隔空傳來回復——一串電話號碼。記者緊跟著再發私信:現在可以給您打電話嗎?回復:要得。
電話接通,一口拖著長尾音的四川方言傳來,一如梁實身上“高考釘子戶”的標簽一樣鮮明。
網絡社交平臺上,梁實的公開賬號基本以“高考釘子戶梁實”或“梁三百”命名——都出自網友給他起的外號。形容梁實是“釘子戶”好理解,而提起“梁三百”這個網名,則源于一些網友的戲謔:梁實的高考總分大都是300多分。
實際上,梁實有幾年是跨越過400分“關口”的,其中還有兩次超過了二本線:2018年,他拿下了469分,是成績最好的一次;2019年,他又考了462分。但梁實最終放棄了這兩次機會,只因他的目標鎖定了“雙一流”的四川大學。
進入2023年高考倒計時,梁實與準確行走的時鐘同頻:每天拎一個布袋,8點從家里出發,坐地鐵到朋友開的一家茶館復習,直到晚上九十點鐘回家。這樣有規律的備考生活,他已經堅持了幾個月。
“在家里學不進去,總想往外跑。進了茶館,一下子就安心了,書本就能看進去了。”最近幾年,梁實都是在茶館里備考的。
10-11????來源:未知
11-18????來源:未知
12-13????來源:未知
12-29????來源:未知
01-07????來源:未知
01-08????來源:未知
02-25????來源:未知
03-02????來源:未知
03-22????來源:未知
05-02????來源:未知